苹果十年造车终成一梦?电动汽车项目被爆停止,汽车大佬纷纷表态

二手车市 2024-03-03 俯视越野 63854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张旭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苹果更关心的是在某一特定类别中成为最好的,而不是成为第一个。”但在造这件事上,苹果或既没能成为第一个,也没有成为最好的,而是被迫中止。

2月28日,据多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在内部披露宣布将停止电动项目。这一决定让造项目近2000名员工感到吃惊,部分硬件的员工将被裁撤,部分员工将转移到苹果的人工智能部门。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从2014年成立“泰坦”部门,到雄心勃勃的完全自动驾驶计划,再到如今被曝放弃造转投AI。苹果造十年,或终成一梦。

苹果停止造的消息一出,马斯克转发并发了个“敬礼”的表情,李想称选择“绝对正确”,雷军一边表示“非常震惊”,一边不忘给小米打广告。

马斯克只用两个表情来评价。

从自动驾驶到项目终止

苹果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被称为“泰坦”的部门,从事自动驾驶研发工作。苹果当时希望打造一款具有豪华内饰和语音导航的全自动电动,无需方向盘和踏板,售价在10万美元左右。

在鼎盛时期,苹果光研发人员就超过5000名。苹果将寻找合作伙伴共同造的消息还推高了所有潜在合作伙伴的股价。

时任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曾表示:“现金充裕的科技巨头加入行业,给大众带来的挑战将比丰田等传统竞争对手大得多。”

2021年2月,曾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将向韩国起亚公司投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作为与韩国制造商合作生产电动的一部分,两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初步目标是每年销售10万辆。

2021年1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智能手机每年有5000亿美元的总体有效市场,这个市场里苹果占大约三分一份额。而全球和移动市场的价值大约在10万亿美元,“苹果只需占到2%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等同于其iPhone业务的规模”。

但到了2022年3月,长期跟踪关注苹果产业链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Z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苹果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如果想在2025年实现量产目标,在3-6个月内进行团队重组是必要条件。2023年9月,郭明�Z又表示,苹果造项目已“销声匿迹”。

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一贯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导向,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态势或许正缺乏吸引力。新能源行业价格战不断,连特斯拉也不例外。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17.6%,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特斯拉Roadster。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所以能获取最高利润,原因在于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体验。以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过半利润的iPhone为例,依托于强大的核心硬件和专属软件生态,iPhone带来的新功能,Android往往要花费数年来追赶。

在造这件事上,苹果同样选择了领先对手的目标。在2014年提出完全自动驾驶的设想,即使放到十年后也很激进。但很多人相信,最有可能颠覆行业的也就是苹果了。

不过,过高的目标也让苹果造迟迟难以落地,并在内部产生分歧。前计划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认为苹果的开局应该是找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一同打造一款具备半自动驾驶能力的。另一方乔纳森・艾维则认为需要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出行的完全自动驾驶平台,这也是库克更希望看到的。

在几经波折后,苹果把目标从一开始的完全自动驾驶降至L2+级别,但此时的中国厂商已经将L2+技术逐步铺开,并朝着L3和L4自动驾驶加速前进。在缺乏大量辅助驾驶数据的前提下要直接开发L4自动驾驶,这条路即使对于苹果来说也困难重重。

周鸿�t赞赏苹果转投AI。

2月28日下午,360集团董事长周鸿�t发布视频,认为“苹果在制造业一旦下了决心,多难的难题都能解决,所以肯定不是遇到了困难。”他同时强调:美国所有公司都在AllinAI,每个公司都必须去拥抱AI,不拥抱AI就会被干掉。”

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也表示,苹果已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推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具体细节,“这类技术和其他塑造未来的技术,这里包括人工智能,将继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一边是方兴未艾的AI浪潮,一边是十年投入却深不见底的自动驾驶项目,苹果的选择并不难理解。

苹果与新造的爱恨纠葛

尽管苹果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却在新造行业掀起了不少波澜。

苹果十年造车终成一梦?电动汽车项目被爆停止,汽车大佬纷纷表态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经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此外,苹果为推进“泰坦”项目,从特斯拉挖走了不少工程师,就连一名高级副总裁、两名工程副总裁都先后跳槽,这让马斯克怒不可遏。

2020年12月22日,马斯克更是发布推文称,“在特斯拉Model3项目最黑暗的日子里,我曾联系过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想与他商讨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以当前市值的十分一)。但他拒绝会面。”马斯克还在推文中质疑了传言苹果正在研发的电池技术。

蔚来ET9。

蔚来董事长李斌把苹果作为对手。2021年1月9日,李斌在NIODay活动上首次提到苹果,他认为蔚来短期内对标BBA,但长期来看主要竞争者是苹果。“我们最好趁着在苹果搞出终极产品前赶紧站稳脚跟,否则以苹果用户的忠诚度很少有公司能够抵抗,况且它还有那么多现金。”

而在苹果造计划被曝终止后,新造行业的“同行们”也纷纷就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斯克的惜字如金,只用了“敬礼”和“抽烟”两个emoji表情符号。考虑到双方过往的纠葛,含义如何就任凭大猜想了。

理想CEO李想的的看法则是:苹果放弃造,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李想认为,苹果若做成了toC的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一10万亿美金的企业,若输了将会成为一1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苹果的必争战。”

至于和人工智能的联系,李想表示:“做成了,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李想称,手机延展的人工智能是比特,的人工智能是原子,人工智能横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人才、数据、算力。”

雷军发布小米SU7。

一向被视为苹果学徒的雷军,念念不忘为即将发布的小米打广告。雷军通过微博表示:“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小米战略是‘人全生态’,我们深知造难度,3年前依然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认认真真为米粉造一辆好!”

小鹏董事长何小鹏则表示:“去年还讨论过,行业新进入者会在2024年内全部出牌,但除了苹果。2024年后的十年会进入淘汰赛和全明星赛。但没有想到苹果在2024年出了这样的牌。”

可见,即使从未明确对标苹果,但小鹏也把苹果的入局作为最大变量一。如今苹果被爆造终止,但淘汰赛并未停止,新造行业的玩们,仍在为留在牌桌而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