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依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财务指标情况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围绕战略发展规划开展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476.74万元,较上年同增长11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8万元,上年同期-1,792.47万元,本年亏损大幅收窄。期末总产193,169.85万元,较期初增加48.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产105,675.96万元,较期初增加110.24%。报告期内智能测试设备验收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测试服务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报告期内总产增幅较大主要系增发股份所致。 (二)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情况分析 (1)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领域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速纯电动力总成、混合动力总成、整以及零部件领域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程;继续加大全球化布局,华依德国投入运营;可在未来为欧洲本土企业,持续提供各类测试服务需求以及检测设备。另外,华依科技将与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在新产品开发、售前及售后等业务领域推进紧密合作,为中国企在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道路上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紧跟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通过软件分析算法将工程经验固定下来,大数据积累和智能算法已构筑坚实壁垒,专利源和软件著作权源储备丰富。 (2)潜心布局智能驾驶领域 高精度惯导产品化完成,公司紧跟智能驾驶的发展趋势,加大对高精度惯导研发力度,具备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技术能力,实现规级惯导技术的产品化。高精度惯导产品不依赖外部信号,具有高可靠性,并能够与辆其他传感器数据融合,进一步提升辆定位精度,逐渐成为L3及以上智能驾驶辆的重要定位系统,在智能驾驶应用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2023年上半年公司高精度惯导业务进展加速,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依托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跨学科专的鼎力加盟和智能软件算法的快速迭代,公司IMU产品进度保持行业领先,实现应用层产品的率先落地。产品与多主机厂已完成型匹配工作,并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同时与国内多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已获得部分客户的产品定点,其中奇瑞定点、智己定点已公告,后续有望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 智能驾驶测试场投入使用,公司智能驾驶测试场于2022年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占地面积约40亩。拥有完善的场地运营机制,以及专业的智能驾驶测试服务团队。该测试场地具备智能驾驶相关的封闭道路测试、智能驾驶场地测试、V2X测试及相关软件等方面的智能驾驶测试能力。并运用全套ABD设备提供E-NCPA和C-NCAP以及其他标准的主动安全测试服务;可以提供针对ADAS系统的场地测试和数据预处理服务,帮助客户完成型上市前后所需的功能摸底测试、法规测试、企标测试及竞品分析,并可提供多种非标测试服务,包括如道路测试、数据服务、工程服务等。目前已经为上大众等客户提供了相关智能驾驶测试服务。 (4)持续提高研发能力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并获得丰富的专利成果,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6项发明专利、8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及106项软件著作权。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研发投入不足及技术更新迭代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动力总成测试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电气、机械、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研发投入大等特点。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行业内的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金。随着市场和技术需求不断迭代更新,如果公司研发投入不足,则可能导致公司技术被赶超的风险,难以确保公司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无法满足及时的技术升级和匹配客户的需求,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核心技术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公司已与研发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若公司员工等出现违约,或者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核心技术信息保管不善导致核心技术泄密,则公司将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对公司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气测控元件、仪器仪表、驱动电机、机械结构件、附属设备、传动导向和气动液压件等。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供求、供应商销售策略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公司采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对公司的原材料供应或产品成本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会面临盈利水平下滑的风险。 2、经营规模扩张的管理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的快速发展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源整合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调整、完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3、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知名品牌企及零部件供应商,下游客户通常对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果公司无法持续有效地完善相关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公司产品质量未达客户要求,将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声誉,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公司主要经营场所为租赁且部分租赁房产存在产权瑕疵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场所均为向第三方租赁取得。如果租赁合同到期后,公司不能正常续租而产生搬迁费用及停产损失,或者租赁费用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净利润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部分租赁房产由于未办理房产证存在产权瑕疵。虽然公司对生产经营场地无特殊要求,周边可替代性强的相似房源较为充足,但如因租赁房产的产权问题导致公司不能正常使用上述瑕疵厂房,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5、固定产折旧年限较长的风险 公司固定产主要为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及生产设备,公司根据具体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制定折旧年限,其中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折旧年限为10年,生产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及行业惯例,但若公司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及生产设备未能达到预期可使用年限,将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存货减值风险 由于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非标设备,采取订单式生产,公司需按照客户要求及技术协议,提前安排相关原材料采购。项目实施中,测试设备的生产流程较为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涉及机械设计、电气工程及软件开发等多领域知识,除技改项目及备品备件销售外,测试设备生产周期通常较长;同时,由于公司交付的产品均为动力总成生产线下线检测设备,需待客户整条生产线及检测设备调试完成或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方可完成最终交付,但由于客户生产线整体布局需考虑多种因素,公司完成产品终验的时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部分测试设备生产周期较长及最终交付时间不确定均可能导致公司存货存在减值的风险。 2、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5,208.11万元,占产总额的比例为18.23%,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受公司业务规模、宏观经济形势和客户付款审批等因素的影响,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将继续增加。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3、商誉风险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商誉余额为3,849.08万元,占产总额的比例为1.99%,系公司2017年11月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收购霍塔浩福90%股权,支付对价与合并日可辨认净产间的差额所确认的商誉。若未来霍塔浩福因行业政策或供需发生重大变化而出现业绩大幅下降的情况,则收购形成的商誉存在相应的减值风险,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行业销量不稳定风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至2010年销量同比增速达到32%。2010年到2019年销量处于增速回落的过程,2018年行业销量出现199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19年销量同比增速已下滑至-8.2%,2020年我国产销量同比仍分别下降2.0%和1.9%。2021年以后得益于国内宏观环境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产销量有所回暖。据中国工业协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2022年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行业,受下游行业产销量下滑影响,如未来产业出现大规模的不景气及停产减产情况,固定产投将被延缓或减少,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存在下降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新能源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步退坡,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呈现一定程度波动,市场需求正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我国新能源市场正经历一个市场整合的阶段。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半导体供应短缺、新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也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能源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波动风险,进而影响新能源厂商对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的市场需求,将会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收入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提供相关测试服务,属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总体而言,我国高端的智能测试装备对外企业依存度较高,目前阶段,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外同行业公司及其在我国的独或者合公司,国内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较少。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及主营业务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本身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发展。良好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将吸引更多具有品牌优势、研发技术优势及本优势的国际知名企业直接或者以合公司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吸引部分国内厂商加大在技术、产品方面的投入,以期获得突破,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福田火星 全部在售 2025款 2024款 2023款,成都福田火星价格最低10.98万起 暂无优惠
- 韦尔斯润滑油:机油更换周期锁定 5000 公里,是不可撼动的 “铁律”?,
- 元PLUS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比亚迪元PLUS智驾版正式上市 售价11.58-14.58万
- 宝马X5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成都宝马X5报价50.50万起 优惠高达11.00万
- 雷克萨斯GX美版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2024雷克萨斯GX美版团购优惠29万
- 如何理解银行收缩信用卡业务?
- 研究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 新华全媒+|向新而行 记者带你走进新能源汽车工厂
- 节令之美|从“老人节”到“老年节”,关于“重阳”你了解多少?
- 亚冬会|来“尔滨”,赴一场冰雪之约
- 银证转账活跃度提升 大额存单转让量明显增长
- 宝马X3 M 全部在售 2022款 2021款 2019款,成都宝马X3 M价格90.99万起 暂无优惠
- 雷朋汽车膜亮相2025雅森北京展,以创新技术领航新能源汽车专供膜市场 ,
- 威朗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0款 2019款 2018款 2017款,2025年1月份威朗销量3530台, 同比下降0.14%
- 雷克萨斯LX墨版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购雷克萨斯LX墨版享40万优惠
- 普拉多中东版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 2019款,2023款丰田霸道4000中东版4.0国六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