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设计大赛获奖者线上采访

驾车经验 2023-09-09 俯视越野 48293

  【车讯 行业频道】2023年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全球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将最新的极星全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纯电超跑概念车 “极星Synergy” 全尺寸模型带入公众视野。该模型是2022年极星全球设计大赛三个获奖者设计作品的结合体。其中,获奖者李赢翔成为首位赢得极星设计大赛的中国设计师。我们有幸在慕尼黑车展前夕采访到了李赢翔。

 

媒体:本次获奖以后有什么感想?在思考先锋汽车内饰设计时有什么新的领悟?

答:我之前一直从事汽车内饰设计,现在拓宽了设计领域,比如现在涉及产品、娱乐游戏概念、汽车内饰等方面。对我来讲,设计师这个职业不太受限,从这个领域转到另外一个领域很多经验是互相相通,可以互相转换的,内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媒体:您是如何看待先锋设计的,在汽车内饰的设计方面是怎么呈现的?在我们印象中极星是一个非常追求设计、注重差异化的品牌,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答:设计这种偏概念的东西没有一个特别标准的答案,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最新颖的设计是什么。我认为不管是汽车业内还是设计圈,能够被普罗大众接受还能让大家耳目一新、超过大众认知的就是先锋设计。在汽车业内通常叫做概念设计,因为一般出新车是先出概念车,如果概念车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东西,在市场上反响较好,大众也比较接受,感觉未来会比较有潜力,之后才会转化为量产。

 

极星设计大赛获奖者线上采访

媒体:您的设计Polestar Performance Stable还是与公众认知较远。有没有一个简单便于公众理解的比喻或者介绍,易于把它更好的传达出去?

答:Performance的理解角度很多,可以是性能、速度、马力等。最初我的设计想法是从体验出发。Stable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用到了相机的稳定器。比如使用运动相机时,在山上跑或者天上飞的时候一般会有剧烈的抖动,但镜头相对会更加稳定。所以想把这个观点提取出来,当用户在处于运动场景下还能体会到舒适感。于是我将相机稳定性与座舱相结合,其他的地方比如头盔都是起到辅助作用,都是为这个作品和大众乘坐的舒适性所服务的。

 

媒体:Polestar Performance Stable作为一个模块化驾驶舱,与车辆耦合和连接的方式是怎样实现的呢?是否有一些比较超前的构想和分享?

答:它其实不算是模块化驾驶舱。因为它的座椅和整个座舱是用一个转轴连接在一起,底下有一个像磁铁吸盘一样的东西给一个反向的推力,就像同极磁铁相斥,其实是电磁铁用电来控制它的磁力大小进而控制座椅的稳定性。但它并不是说在每辆车上都通用,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不是立马能用在量产车上的。

 

媒体:在车辆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冲突,就像奔驰最新的设计其实就是为了这种实用性而放弃了外观设计,请问您是怎么平衡功能性和实用性的?

答:就我个人观点来说,它们之间不是一定互相排斥的。比如说有的产品它会特别注重的某一点或者两点,这是它的产品主要卖点。但是也不排除有的产品可以做到实用与美观兼备,其实现在有挺多产品都能做到的,这也是它产品力强的一个体现。功能、美观、实用三个技能点共同组成产品力,这个产品的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是任何一家公司来讲,肯定是希望自己的产品既好看又好用,面面俱到。但是可能没有办法实现,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并非刻意要在某一个方面做的差一点,肯定都想要做到最好。

 

媒体:目前不论是汽车座舱设计还是外观设计都存在同质化现象,请问您是如何在这种同质化的设计中找到差异化?

答:其实我的设计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汽车座舱的构造和布局,是建立在之前大家对于汽车座舱的理解上加入一点点新的思考,如果一旦改变太多,可能会出现用户认知成本偏差,以至于大家可能不太认识这个东西,这样也不太好。针对你刚刚说到的汽车同质化,其实同质化在市场上是一直都存在的,在我看来也是无法避免的。刚刚提到的“用户认知成本”,其实就是做出一个产品后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后要重新开发一个功能差不多的产品完全颠覆它,背离用户认知,而大众重新理解这个产品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所以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的话,开发新产品的目的要能卖出去,为了让大家接受的话势必做出一些妥协,就是需要自己的产品去迎合大众对于这个产品已有的认知,这个认知可能就是基于以前同行业或者当前的行业引领者所创造的一个固有的模式,这就是导致同质化严重的原因。

 

媒体:如何平衡审美性与实用性?

答:我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能兼顾审美性与实用性。但有时候需要我的这个概念特别出挑,就会选择牺牲一点点实用性或者审美性。因为设计其实在生产出来之前也不知道这个结果会怎样,只有产品出来之后拿到市场上去检验才能知道结果。

 

媒体:作品是否涉及到CMF的部分?

答:作品按照我个人的想法进行了层次的区分。因为做内饰表达不可能像雕塑一样,通体一种材质,让它看上去有层次感也是比较符合大众对座舱或产品的审美认知。此次座椅采用的是看起来像充气包袱的特殊材质,而非传统的皮质座椅。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气球或者是一个看起来很软很蓬松的羽绒服这种光面的产品。因为此次设计想强调的并不是传统的豪华舒适感,而是一种时尚感,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所以才采用了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材质。

 

媒体:在新能源时代纯电是大趋势,当大家都变成纯电动车后,各个品牌无法像在内燃机时代通过发动机、变速箱在性能表现方面拉开差距。新能源时代大家都是三电系统,难以拉开差距,那么高性能的设计表达您觉得以后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您最初的想法以及您在接受到极星设计团队的指导以后,了解到极星的技术、各种工程方面的知识以后,您的想法又有了怎么样的变化?

答:最开始就是从“体验感”出发,它可以是速度感,也可以是舒适感,速度感和舒适感的加和也相当于整个体验的一环。这个设计点从始至终也没有改变。最开始只不过是做成了一个两座的,当时的想法是既有爽快的驾驶体验又有舒适的乘坐体验,可以将体验感分享给另外一个朋友,或者邀请他来跟我一起体验驾驶感。后来和极星沟通说最后会做一台1:1实物,更想要一个只有一个座位的,看上技术性比较强的感觉。于是后来把两个座位改成一个座位。但是最核心的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这些关键词一直有所保留没有改变。

 

媒体:不光是您,包括其他几位获奖者的设计作品,都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想法,而不是说会有量产可能的这种设计吗?

答:现在做出了1 : 1模型,但只是概念模型,不是说在路上就能跑的。只是说为了未来某个场景做一个尝试。

 

媒体:一般各个车企对于设计大赛的需求其实就是寻找灵感、发掘新的人才,您在参赛过程中是否有感受到极星对于未来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有没有表达出极星想要的方向是什么,您的感受是什么?

答:Performance就是取自极星的品牌DNA。我了解到极星是一个非常注重性能的品牌。此次把“高性能”作为大赛主题,也是对品牌的延伸,相当于通过这次大赛让更多的人知道“高性能”,也想看看其他设计师如何看待这个关键词,吸取一些新的想法和理解。

 

媒体: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您觉得极星汽车它的设计亮点在哪儿,或者说您比较欣赏的点,以及您最喜欢极星的哪款汽车,你觉得设计做的比较棒?

答:首先说设计亮点。在我看来极星是一个很克制,但是同时它在造型语言上又比较新颖的品牌,刚出来时是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很有雕塑感但又不是传统流线型的感觉。我最喜欢的一款是极星6,不仅造型好看,颜色美观,技术细节也是先锋的。

 

媒体:现在新能源车外观同质化严重,您有哪些建议在未来帮助极星保持品牌的设计风格或辨识度?

答:其实汽车本身还是一个复杂的产品,就像手机一样,肯定是尽量做到既实用又美观还很便利。我感觉所有产品大家想要达到的都是一种产品力很强、在市场上能站得住、很受大家喜欢的状态。设计只是它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其实背后有很多东西作为支撑。

 

媒体:您是如何关注到2022年的这个极星设计大赛的,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在经历了这个比赛以后对于您未来的设计有没有一些启发?

答:最开始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和极星有一些互动。后来决定参加后,就做了一个测试图,大致把要表达的performance stable想法表现出来。当时只是一个测试图的状态也没有特别完善就投稿了,后面一轮一轮沟通才达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状态。比较有趣的是极星设计大赛是一个过程,不是说我刚开始想好多东西最后呈现出来。它是从一个想法到一个测试图到进入三维,最后成为一个1 : 1的模型。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对于汽车开发来说,其实时间很短。关于启发,其实也是在这次比赛才尝试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之前在做类似项目的时候,我们会准备一些草图,再从中选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草图来做出照片级的效果图,再从中选出一些来进一步细化做到3D模型上,最后转成一个实物的模型,这个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项目因为时间较赶,所以从草图到效果图中间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个效果图渲染的工作,甚至到后面从效果图转到3D的阶段,也没有说再去补充新的效果图来完善,直接从草图直接进入到3D效果图,这样节省很多时间。所以我可能在画草图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非常高效的。